发布日期:2022-12-14 发布人:润达生物
疾病的过程,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正气与邪气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。正邪斗争的胜负,决定着疾病的进退,邪胜则病进,正胜则病退。
疾病的过程,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正气与邪气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。正邪斗争的胜负,决定着疾病的进退,邪胜则病进,正胜则病退。因此,在治疗法则上也就离不开“扶正”和“祛邪”两个方面,即通过扶助正气或祛除邪气,借以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,使疾病向痊愈的方面转化。总的来说,各种治疗措施都是根据扶正和祛邪这两个原则而制定的。
扶正与祛邪法概念及其关系
扶正,就是使用补益正气的方药及加强病畜护养等方法,以扶助机体正气,提高机体抵抗力,达到祛除邪气,战胜疾病,恢复健康的目的。祛邪,就是使用祛除邪气的方药,以祛除病邪,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。
扶正与祛邪,虽然方法不同,但二者密切相关,相互为用,相辅相成。扶正,能使正气加强,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,也就是说扶正是为了更好地祛邪;祛邪,能够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,使邪去正安,也就是说祛邪的目的是为了保存正气以及有利于正气的恢复。因此,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“扶正即可以祛邪,祛邪即可以安正”。但由于在疾病过程中,正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,任何治疗措施都是通过畜体的生理功能而起作用的,因此中兽医学非常重视机体的内在因素,在扶正与祛邪二者之间尤其强调扶助正气。然而,无论是扶正还是祛邪都要运用适当,做到祛邪而不伤正,扶正又不留邪。
扶正与祛邪的运用原则
扶正,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而邪气也不盛的虚证,具体有益气、养血、滋阴、助阳等方法。祛邪,适用于以邪气盛为主而正气也未衰的实证,具体有发汗、攻下、清解、消导等方法。
1.祛邪兼扶正
适用于邪盛为主,兼有正衰的病证。在处方用药时,应在祛邪的方剂中,稍加一些补益药。如治年老体虚、久病或产后津枯肠燥便秘的当归苁蓉汤就是一个实例。
2.扶正兼祛邪
适用于正虚为主,兼有留邪的病证。在处方用药时应在补养的方剂中,稍加一些祛邪药。如治疗奶牛前胃弛缓而有食滞时就应采用此法。
3.先扶正后祛邪
适用于正虚邪不盛,或正虚邪盛而以正虚为主的病证。如此时兼以祛邪,反而更伤正气,只有先扶正,待正气增强后再去祛邪。
4.先祛邪后扶正
适用于邪盛正不太虚,或邪盛正虚的病证。如此时兼以扶正,反而会有留邪的弊端,故只能先祛邪,然后再扶正。如阳明腑证之热结肠腑,便闭不通,导致化燥化热而阴伤,则须急下存阴,以免热结愈甚而阴津更伤,故应先泻下热结,待结去后再以养阴生津药物进行调理。
总之,扶正与祛邪是最基本的治则,在临床运用时,要根据病情,灵活掌握,特别是在需要扶正与祛邪同时并用时,应分清主次,有所偏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