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鸭的顽固性“杀手”—大肠杆菌

发布日期:2022-03-18 发布人:润达生物

肉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。本病属于条件性致病菌,一般是在消毒防疫不到位,饲养管理不良,鸭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感染发病,多与浆膜炎混感......

肉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。本病属于条件性致病菌,一般是在消毒防疫不到位,饲养管理不良,鸭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感染发病,多与浆膜炎混感,与病毒性疾病合并感染,传播速度快,伤亡率高,各种年龄的鸭均可发生,多呈散发性。

(一)流行特点

本病可通过呼吸道、伤口、生殖道、种蛋污染等途径感染和传播。

种蛋污染可造成孵化期胚胎死亡和雏鸭早期感染死亡。雏鸭和中鸭阶段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饲养管理条件密切相关。成年鸭主要以生殖道感染、腹膜炎比较多见,个体消瘦,有零星死亡。天气寒冷、鸭舍地面潮湿时发病率较高。育雏温度过低也可促发本病。

(二)临床症状

新出壳的雏鸭发病后,脐部炎性感染,隆起,体弱,闭眼缩颈,常出现腹泻,多因败血病死亡。两眼和鼻孔处常附有黏液性分泌物,有的病鸭排出灰绿色粪便,呼吸困难,常因败血症或体弱、脱水死亡。成年鸭表现喜卧,不愿走动,站立时可见腹围膨大,触诊腹部有波动感,穿剌有腹水流出。

 (三)病理变化

肝脏肿大,呈青铜色或胆汁状的铜绿色。脾脏肿大,全身浆膜呈急性渗出性炎症,心包,肝被膜表面附有黄白色纤维性渗出物。腹水为淡黄色。有些病例卵黄破裂,腹腔内混有卵黄物质。肠道呈卡他性或坏死性炎症,有些雏鸭卵黄吸收不全造成终生带菌,伤亡大。

(四)混合感染

本病雏期易与沙门氏菌混感,中后期常与浆膜炎混感,造成严重的“心包炎”、“肝周炎”、“气囊炎”、“腹膜炎”,死亡快,造成重大损失,

另外病毒性疾病是本病发生的重大诱因,H9、呼肠孤、黄病毒等加重本病的发生,常常造成高死亡,药物控制不理想。

(五)防治措施

本病的预防,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,提高鸭的抵抗力,改善环境,改善卫生条件,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。

药物疫苗预防,可减少本病的发生:

5-7日龄注射浆膜炎—大肠杆菌二连疫苗,

8-10天:每千只鸭:安康:1袋/天或林益舒:1袋/天

18-20天:每千只鸭:润安康:1袋/天或常感佳:2袋/天

26-28天:每千只鸭:氟苯尼考粉2-3袋/天

另外针对顽固性大肠杆菌可选择噬菌体疗法:

噬菌体是细菌的特异性病毒和天敌,是防治细菌传播和感染的天然武器。

噬菌体制剂效价高,克服了对细菌的耐药性,无抗生素肝肾毒性,使用噬菌体防控方案,生长速度明显高于使用抗生素群体。噬菌体特异性强,只杀灭对应的细菌,不破坏肠道正常菌群,不干扰有益菌在肠道的定植,有利于肠道绒毛的发育和肠道免疫力的快速建立,能够在体内增殖,用量少,起效快。常噬(大肠杆菌噬菌体),治疗、预防大肠杆菌的无抗产品,可单独使用,也可配合抗生素联合应用,对大肠杆菌效果显著。

2-4天:常噬1瓶/8000只鸭,连用2-3天

8-10天:常噬1瓶/8000只鸭,连用2-3天

18-20天:常噬1瓶/5000只鸭,连用2-3天

26-28天:常噬1瓶/5000只鸭,连用2-3天

对于大肠杆菌的预防和治疗,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,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+疫苗药物防疫+良好的饲养管理才能让本病消失在萌芽中。